八戒体育台州“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4-01-31

  八戒体育2023年11月23日上午,台州“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浙江日报、浙江之声、浙江交通之声、台州电视台、台州日报、台州晚报等各有关媒体参加发布会。

  一是“政府+市场”,创新了海洋污染治理模式。政府建立健全入海河口拦截、岸滩海湾保洁、船舶垃圾回收等体系,企业设置“小蓝之家”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点,吸纳沿海群众组建收集队伍,建立起立体收集网络,成为目前全国单体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数量最大的项目。

  二是“溯源+认证”,提升了海洋塑料再生价值。搭建数字化闭环治理平台,实现海洋废弃物“收集—储存—处置—运输—再生制造”全流程可视化,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品牌商以高于传统再生塑料约165%的价格进行回收,打开了海洋塑料再利用的高端市场。

  三是“产业+分配”,实现了经济环境互利共赢。推动运营企业、产业链企业、认证机构等主体组建“蓝色联盟”,利用海洋塑料交易增值,开展物资补贴、产品直销、绿色信贷、社会保障等服务,将治理的困境变成了共富的红利。

  该模式改变了以往政府担当治理主体、财政提供资金的治理模式,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市场链接产业的治理格局。项目开展以来,台州建成海洋塑料收集点“小蓝之家”11个,将高值利用溢价分配给在海岸带附近回收海洋塑料的沿海收集人员,收集人员年收入人均增加1.3万元,渔民获得超亿元绿色低息金融贷款。真正实现了海洋环境治理、资源循环、共同富裕融合发展。

  “蓝色循环”治理模式得到了联合国官方的肯定,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鞭策。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蓝色循环”走深走实,贡献更多“台州经验”。

  突出多手段监测,结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等方式,动态监测海岸带、重点湾区岸滩、海漂垃圾区等情况。统筹陆上管控、海上回收等源头管控,严防垃圾入海。推进海上存量废弃物高效处置,将岸滩、渔港、船舶等废弃物纳入市政环卫清运体系,实施分级分类处置,最大化实现再利用。突出多手段监测,结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等方式,动态监测海岸带、重点湾区岸滩、海漂垃圾区等情况。统筹陆上管控八戒体育、海上回收等源头管控,严防垃圾入海。推进海上存量废弃物高效处置,将岸滩、渔港、船舶等废弃物纳入市政环卫清运体系,实施分级分类处置,最大化实现再利用。

  突出多手段监测,结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等方式,动态监测海岸带、重点湾区岸滩、海漂垃圾区等情况。统筹陆上管控八戒体育、海上回收等源头管控,严防垃圾入海。推进海上存量废弃物高效处置,将岸滩、渔港八戒体育、船舶等废弃物纳入市政环卫清运体系,实施分级分类处置,最大化实现再利用。

  完善海洋塑料认证体系,对海洋塑料全生命周期进行认证、评估、交易和溯源。加快建设“蓝色循环”应用场景,集成海洋废弃物闭环治理、碳交易增值、价值体系再分配等核心场景,夯实数字治理底座。依托塑料产业链优势,加快打造“蓝色工厂”。充分发挥蓝色生态共富效能,引导生产企业反哺低收入收集群体,进一步打通“碧海银滩”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

  深化国家试点建设,加快椒江无废岸滩、路桥海洋塑料再生、临海“小蓝之家”收集管理、温岭海漂垃圾治理、玉环海岛垃圾治理、三门海水养殖固体废弃物治理等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八戒体育、全域推进,打造海洋废弃物治理工作“标志地”矩阵,成为浙江“重要窗口”的海洋治理展示板块。

  台州作为“蓝色循环”项目发源地,我们知道,近期台州市政府印发《台州市“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工作方案》,您能结合《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来介绍下阶段工作计划吗?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谢焕答):《台州市“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工作方案》的印发,对台州市乃至浙江的海洋污染治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机制的重大创新。《工作方案》包括未来两年工作目标、六大主要工作任务和三项保障措施等,厘清了各部门的职能职责,明确了下阶段的工作思路。接下来我们将锚定方案中的工作目标,努力让“蓝色循环”项目走深走实、出新出彩,具体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化:

  第一,不断完善机制体制,做强“台州模式”。我们将根据《工作方案》的职责分工,成立“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八戒体育,统筹协调市级相关部门、沿海县(市、区)政府、乡镇(街道)及企业等共同发力,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整合调度各方力量,强化督导考核,明任务、盯节点、强落实、跟进度。在海洋塑料废弃物数字化、实体化治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谋划一系列具有台州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规范和制度体系。

  第二,开展区域特色创建,打造“台州样板”。结合台州市沿海各县(市、区)实际情况和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探索建设区域特色海洋垃圾收集示范区,比如椒江区属于主城区,定位为数字化“无废岸滩”示范区,加快完善海洋塑料废弃物数字化平台,实现“一地创新、全市共享”;路桥区塑料产业较为发达,定位为海洋塑料再生示范区,引导海洋塑料产业集聚发展;临海市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定位为“小蓝之家”收集示范区,打造可游玩互动的网红打卡点。目标就是以差异化、个性化推动治理模式不断创新深化,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各种类型的海洋塑料治理方案。

  第三,持续发挥示范作用,擦亮“台州品牌”。高标准打造台州市海洋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推进椒江区“双碳”生态教育基地、黄礁岛海岛垃圾治理示范基地等建设。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海洋日”“开渔节”等系列主题活动,联合国内外新闻媒体和公益团体定期组织开展净海净滩活动,不断提升公众海洋环境保护意识,以此扩大“蓝色循环”项目的影响力。

  台州是中国主要渔区、浙江渔业大市,渔业也是海洋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请问我们是如何做好渔业污染治理工作的?

  (台州市港航口岸和渔业局副局长陈再灵答):渔业污染物是海洋重要污染物之一。我们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人海和谐为目标,坚持全域推进、重点突破,统筹加强“渔业—渔港—渔船”污染防治,努力促进渔业水域环境持续稳定向好。

  一是着力抓好渔船污染防治。严格执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全市3013艘24米以上渔船全部配备防污染设施。对于油类污染,渔船设有标准排放接头、残油舱(柜)并配备滤油设备,确保含油混合物达标排放入海;对于生活污水,400总吨及以上和小于400总吨但核载15人以上的所有渔船全部配备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或生活污水储存柜。

  二是着力抓好渔港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沿海中心渔港“一港一策”污染防治措施,全市6个沿海县(市、区)二级以上渔港全部配备油污处理设备,完成船舶污染物转移20301艘次,海洋废弃物治理10635.3吨,其中船舶污染物回收8329.1吨,来自渔港渔业的海洋塑料2306.2吨。同步推进港域保洁和渔网治理,所有渔港陆域垃圾全部纳入城镇环卫管理,对港内水域进行周期性垃圾打捞、水生植物拦截,落实生活垃圾、含油污水、水生植物等管控。将废旧渔网渔具垃圾回收纳入渔港污染防治范围,大力推进网衣、浮球等养殖生产副产物及废弃物集中收置和资源化利用。

  三是着力抓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深化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化治理,实现水产养殖尾水“零直排”。编制发布《台州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2017-2030)》,沿海县(市、区)均已出台县级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坚持海陆联动、部门联动、市县乡联动,对养殖区、限养区、禁养区开展高频次执法巡查,2022年至今,全市开展海水违规养殖防反弹执法检查353次,出动执法人员1259人次,清理违规养殖680亩,做到“养殖区内有证书、限养区内合规划,禁养区内无新增”。实施水产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海水池塘“蟹—虾—贝”立体养殖等生态化养殖模式,加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陆地上的生活垃圾处置我们执法局是行业主管部门,海上生活垃圾的处置工作这块,执法局是怎么做的呢?

  (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 徐高献答):我局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海陆环卫衔接,主要负责将收集后的海洋生活垃圾处置纳入市政环卫系统,做好接收、转运和处置工作。海洋生活垃圾主要为其他垃圾,港区企业将垃圾收集后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企业通过专业车辆转运到附近的生活垃圾中转站,在中转站经过压缩处理后,由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车辆运输到生活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